王文桥,男,汉族,出生于1937年8月,祖籍河北安新人,资深餐饮管理专家,著名书法家,原北京市旅游局餐饮管理处处长,中国烹饪协会第一、二届副秘书长,国家名厨编纂委员会荣誉主编,餐饮业国家级评委,国家餐饮业高级裁判员,北京烹饪协会专家级顾问,中国药膳研究会高级顾问,世界中华美食药膳研究会顾问,中华厨皇协会顾问,徐悲鸿画院特聘书法家,北京旅游行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,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,五台山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等。因病于2025年5月6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7岁。
自1954年参加工作以来,多次担任全国餐饮烹饪大赛评判长及顾问,与他人合作编写了《烹调基础知识》《西餐菜谱》等多本餐饮书籍,担任《仿膳菜谱》《丰泽园饭店菜谱》等编审,《中国名菜谱·北京风味辑》总编纂之一,《中国烹饪词典》编委。发表有《漫话宴会》《熟吃活鱼》《宾客称奇》《尼克松夫人赏花》《卓别林盛赞香酥鸭》《漫话北京菜》《研究京菜文化,促进旅游发展》等多篇论文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在书法方面以传统书风见长,曾为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《食全食美》栏目题“大众菜谱大师做”,为福建客家美食题“看福建土楼 品客家美食”,为“五台山佛教艺术书画研究院”题写匾额,并为《国家名厨》《滋补官府菜》《中国大锅菜》《中华药材养生全书》等书籍题写书名。此外,还为北京多家餐饮名店题写匾额,如:“茗趣轩”、“三泰雅园”、“京味养生菜”、“滋补官府菜”、“和众酒楼”、“万福楼”、“京门老爆三”、“新世纪酒楼”等。其斗字榜书曾屡获全国大展大奖,诸多作品被入选大型书籍画册。曾为清华民进、麦新烈士陵园等题词题名,为航天人题词“精气神”等,展现其书法造诣。
1954—1973年在北京新侨饭店任帐务员、厨房管理员、业务科科员。
1973—1986年在北京市饭店总公司业务处任科员、副处长。
1986—1992年在北京市旅游局餐饮管理处任处长,期间在北京华都饭店、燕京饭店任副总经理。
1992—1998年在北京市旅游局任聚成服务公司总经理、培训基地主任。
1973年参加北京市关于调整外宾膳宿收费标准的调查制定工作,任餐饮调查组负责人,在北京调查的基础上,又到上海、广州各饭店进行调研,完成《关于调整外宾膳宿收费标准实施方案的报告》。
1979年担任中央电视台举办的“国庆家宴邀请赛”评判长。
1983年带队参加“全国烹饪名厨技术表演鉴定会”,三人获得最佳厨师称号。
1985年7月聘为北京烹饪技术考评委员会委员。同年担任北京工人技术比赛烹饪专业副总评判长。
1986年率北京烹饪表演团去原西德、荷兰、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等国家进行烹饪技术表演,圆满完成表演任务,为国家赢得赞誉。特别是在巴黎,更是达到高峰,林东岩董事长赠送“中华烹饪,誉满欧洲”的奖杯,欧洲时报赠送“中华烹饪,誉满全球”的锦旗。
1988年参加国家旅游局实施星级饭店的试评及试点工作,先后在北京、济南、南京、苏州、上海等城市的一些饭店进行试评,并参与在广州各饭店的试点、现场会。同年担任北京首届烹饪技术比赛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副评判长。
1994年担任北京地区粤菜烹饪技艺大赛总裁判长。
1995年担任北京地区川菜烹饪技艺大赛总裁判长。
1999年评定北京烹饪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、副评判长。
2000年担任北京旅游集团青年技能大赛(烹饪比赛)评判长。同年担任北京申奥运清真烹饪技术大赛委员兼副评判长。
2001年担任首届北京申奥运服务技能大赛副评判长。同年担任首创杯烹饪服务技能大赛评判长。
2001—2002年担任中国药膳烹饪大赛一、二届评判长。
2002年荣获“全国餐饮业地方社团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2004年担任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餐烹饪服务工种决赛仲裁。
2002—2006年担任北京考核评定北京烹饪大师、名师评判长。
王老德高望重,为人谦和,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低调的作风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尊敬。毕生致力于首都餐饮事业的发展,在人才培养、行业规范、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,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政策法规,推动餐饮行业不断进步。早年参与并指导了北京烹饪协会首批16位国宝级烹饪大师、46位北京特级烹饪大师及400余位北京烹饪大师名师的认定工作,开创性地建立了“论文+答辩+实操+公证”的考评体系,为行业树立了科学、规范的人才评价标准,这一创举至今仍对烹饪界产生深远影响。
欢迎烹饪界人士与我们联系
电话:暂无
手机: 暂无
QQ:暂无